SH 600392

杨庆容的记忆宫殿 2023/01/18

杨庆容


想象你有一个房间,不太大也不太小,不太亮也不太暗。里面摆放着一些柜子,每个柜子的抽屉里塞进一张纸,纸上写下你想记住的东西。每增加一个抽屉就多了一个记忆点,每增加一个柜子就多了一个记忆组,每增加一个房间就多了一个记忆群。随着时间的增加,慢慢你有了很多的房间,形成了自己的记忆宫殿。

据说,在印刷术发明以前,中世纪的基督教僧侣们就是靠着这样的记忆法在脑子里叠庆架屋地构建了思维的宫殿。像利玛窦、阿奎那等如电脑般精准、过目不忘的记忆力都是通过构建记忆宫殿来实现的。

认识杨庆容以前,我并不认为身边有人能掌握这种近乎失传的记忆法。

采访她是在公司海南年会的间隙。当时她并无准备,只是临时被告知会有一个采访。落座时,她有些拘束,身体总是不自觉前倾,似乎想找一个并不存在的支撑点。头发简单地盘在脑后,蕾丝边的套头衫和牛仔裤让我几平觉得她更像个初入职场的小姑娘,而不觉得她已经在盛和稀土工作快21年了。说话的时候,她的声音是从牙齿里挤出来的,双手合着塞进两腿膝盖之间——直觉告诉我,她是有些紧张。平时她说话不是这样,像是一串铃铛,走路永远蹦蹦跳跳,老远听着声音就知道是谁。

"去年年会的舞台表演,你算是本色出演。"我说。

“是啊,今天不知道你要问什么,我该说什么。"她笑着说。

然后她缓了缓,开口道:"我是1998年入职盛和,一来做的就是仓库管理。到今年3月2日,正好就是21年了。”

“为什么这个日期记得这么清楚?”我问。

她有些腼腆地笑了:"因为这是我第一份工作,也是最后一份。"我也跟着笑了,之后她便打开了话匣子。

杨庆容入职的第一份工作是仓库管理,一做就是21年。"这个工作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耐心细致是最主要的。"她说。

仓库管理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产品到备件需要逐一清理,盛和稀土的产品以镧、铈、镨、钕为主,会依据客户的要求做出不同的规格。来料辅料进进出出,每个车间忙忙碌碌,材料产品时时变化。杨庆容带领的仓库团队就是每天统计物资的变化情况,分门别类将物资存储好,再根据公司的生产销售情况,作出物流安排。听起来很简单?在工厂满负荷生产的情况下,上百个数据在不停变化,做到产品物资在数据表上的实时变化和实际库存的一一对应、不错分毫,且在被问询时能够脱口而出,不仅是对耐心和细致力的考验,也不仅是工作熟悉度的考验。更是对人的性格和定力的磨练。

杨庆容的团队就是这样每天周而复始的工作。早上八点开始到各个车间巡查,同每个车间沟通产品生产情况,下午统计数据。做完这些,基本已经日下西山。遇到月底盘点,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也是常态。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杨庆容却几乎总能准确说出产品的数量、具体位置、编号规格、客户要求。二十一年,几无例外。

去年年底,四川省证监局来盛和稀土检查工作,刚打开仓库资料保管柜,“别动!"证监局的领导大声说道。在场的人一愣,以为出了什么问题。这时证监会的领导才带着颇有些敬佩的语气解释:"这是我见过的最整齐的档案室。"当被问到工作中最难忘的事情时,杨庆容说到此,有些眉飞色舞。

我说:"你是怎么记住那些时时变化的库存的,有什么诀窍?"

杨庆容说“也没什么诀窍,心细就可以了。”

我继续问:"你有学习过记忆的技巧吗?"

她回答:“每天工作那么忙,没有时间分神。保证数据表的完整统计无错误。时间长了,基本在办公室,不去现场就能掌握库存的情况。”

"那你怎么保证统计无错误呢?"我穷追不舍。

她没有回答。采访中,类似这样她无法回复的问题不在少数。因为很多问题在她看来只是工作中最基本的东西,无需解释,也解释不清。

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一项技艺从入门到精通,至少需要10000个小时的练习。杨庆容在仓库管理的岗位上工作了21年,这是至少50000个小时的积累。这种近乎本能的记忆能力可能正是滴水穿石的训练的结果。

“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我问。

“记得1998年的三八妇女节,当时厂里的女员工们盘算着怎么过节。厂子刚起步,事情千头万绪,过什么节啊?当时李总和大伙儿一合计我们就去车间帮忙了。一下午忙得满头大汗,回到寝室都不想动了。”她叮叮当当地说完,后背轻倚沙发,一抹云霞印上了腮边的小酒窝。

"刚来的时候,厂里的仓库管理就2个人。一个我管产品,还有一个女孩子管备品备件。我一路跟着盛和走了,那个女孩后来离开做了酒店管理,到现在我们还是很好的朋友。"杨庆容如是说。这时,坐在旁边的盛和稀土人事主管刘英插话了:"是啊!那会大家都还没成家住在宿舍。上班下班都在一块儿,日子过的无忧无虑。”“是呀!现在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我们也都成家了,身上的责任也越来越重。"杨庆容接着说。

对于未来,杨庆容表示她并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有什么担忧,因为她是很笃定地要跟着盛和的发展道路走下去的。她说:“我打算就在盛和退休了。"